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什么人?)( 五 )


人们也许会说,既然作为正确性的真理只是局部的,那么,正确与否就不是首要的问题,首要的问题仍然是实用,实用才是更高的真理,或者,把效用考虑进来才是更完整的真理 。人们的确喜欢谈论整体的真理,我们都记得黑格尔的明言:真理是整全 。但经过上面较为详细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整全是在几个不同的意义上得到理解的 。一种是把整全理解为无所不包的知识体系,我们已经表明这是一种幻象 。另一种是把地方性知识理解为整全,但这种整全不是从知识体系方面来讲的,恰恰因为地方性知识不构成知识体系,所以才需要发展科学 。最后,我们还在一种超知识的意义上谈到整体性的真理,我们把它称为"生活的真理" 。
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什么人?)
文章图片


生活的真理
科学不能回答生活意义的问题 。科学真理镶嵌在某种超真理的环境之中,这个大环境就是生活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理服务于生活 。但除非我们认为生活就是为了得到一些好处,否则我们就不能为庸俗实用主义的真理观辩护 。我们也许可以扩展实用的观念,把实用定义为一切有利于生活的东西 。然而,如何确定有利于生活,仍然是个困难的问题 。生物学没有证明存活是生物的最高目的,更不用说证明存活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了 。
生活的真理回答生活意义的问题 。我们不难列举人们在哪些场合说到生活的真理 。庄子所说的"真人",我们所说的"真性情",或相对于虚伪无稽的生活说到"真实的人生",我们是在谈论生活的真理 。海德格尔说,此在存在在真理之中,这说的也是生活的真理 。耶稣说:我就是真理,这也是生活的真理 。但是,我们极难把生活的真理作为概念梳理清楚,我们也不知道是否需要 。因为,生活的真理直接具有意义 。生活的真理不是从论证得来的,而是在身体力行中体现出来的 。
人生的真理既然回答生活意义的问题,它就不可能只是形式的,它必须是可感的 。我不止一处强调过意义和感觉的联系。感觉是有亲疏远近的,科学真理是没有亲疏远近的,只要程序正确,无论逻辑走多远,结论的正确不亚于前提的正确 。生活真理和科学真理的区别就像家和旅馆的区别,家有亲疏远近,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草窝,旅店不分亲疏远近,以五星四星三星区分等级 。
科学真理来自生活,但取得了独立的身份,不问实用不实用,甚至不问意义不意义 。布鲁诺坚持地球还是环绕太阳旋转的时候,他没有考虑坚持这一主张会给自己或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坚持真理本身就是善 。
有意义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不一定有意义,王国维所谓"可信而不可爱,可爱而不可信"大致表达了这层意思 。再套用王国维的一组说法,我们大致可能真理或事实与意义的对峙看作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对峙 。事实、就事论事,就是要摆脱事情和我自己的特定联系,而意义则总是有我在其中的 。不过,应当提一句,这里的"我"不如理解为主体,"我"不一定是一个人,可以是"我们",包括我家、我的亲友、我的民族、人类 。当然,这样包括下去也许就包括了整个世界,但问题恰恰在于,生活世界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它不均匀的,有中心、有边缘、有不着边际的远方 。而科学揭示的宇宙却是意义中立的 。
生活真理则以事境为指归,科学真理以体系为指归 。知识的间接性虽然不减少其真理性,但它的可理解性却随着间接性的增加而递减 。我们为了理解而营造论证,然而,过度的间接性使我们失去了理解 。关于理解,也须稍加区分 。一个朋友的某种行为,可以解释为出于爱心,也可以解释阿谀奉承,无论哪一种解释,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是正确的,从而使我理解这种行为 。但是,这两种"理解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爱、天意、悲天悯人,它们本身包含某种我们的理解力不逮的东西,某种在我们的理智之上的东西 。所以,这种理解既满足了我们的理解的欲望,又满足了我们对神秘不可解之存在的欲望 。阿谀奉承或诸如此类,其中缺乏这样的超越力量 。当我们的自然被解释为一些机械力量的互相作用,当我们的社会被解释为利己活动的整合,当我们不再认可有神秘存在,我们就进入了科学主义 。当世界完全进入科学主义的解释方式,我们即使无能挑战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某种东西显然已经缺乏了,我们就对神秘的东西产生了强烈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