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倒闭屡现,谁还在固守着“爱书人的天堂”?( 二 )


规模、定位不同 , 决定了打法的差异 。无论是独立书店还是连锁书店 , 都已经行走在2.0转型道路上 。
拥有知名IP和名人背书 , 通常会获得更大优势 。单向空间实体空间负责人小武表示 , 商业地产乐于获得单向空间的文化赋能 , 每家店会根据当地城市项目量身定制 , 兼顾店型大小 , 例如北京朝北大悦城店面积为300平米 , 身处Shopping Mall当中 , 以零售为主;青山周平设计的阿那亚店550平米左右 , 身处文旅项目之中 , 活动、客流量都随淡旺季而起伏;作为线下旗舰店的杭州店3000平米左右、拥有三层楼 , 品类和业态最丰富 , 拥有小酒馆 , 定位类似于“文化Livehouse” , 每年举办活动达到200多场 , 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 。
选品上也会存在差异 , 朝北店“偏向于人文类图书 , 杭州和阿那亚店会更偏向于生活方式类” 。总体而言 , 单向定位为“不把卖书作为核心收入来源 , 但是以阅读、活动、文创产品、新媒体等业务开展的一家文化创意机构 。”
针对阅读习惯、购买方式的变化 , 其转型方向主要是“从空间内做主题化的呈现 , 以情景化可阅读方式促进销售转化 , 不打价格战” , 针对客流量受到的冲击 , 主要采取的应对策略是“ 开通线上直播 , 成立‘单向live’ , 把线下活动放到线上” 。未来的单向空间希望成为“文化livehouse” , 打造“单向ip+各领域主理人” , 空间形式将有更多可变性 。
客群较为固定的独立书店则是另一种打法 。杭州的普通读者是一家时常出现在“私藏心爱书店”推荐List上的店 , 大众点评上的评论写道“100%书籍是按照心意挑选”“沉稳的绿 , 温暖的红棕 , 踏实的桃木 , 有趣的选书品味和分类逻辑” 。
书店倒闭屡现,谁还在固守着“爱书人的天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书店倒闭屡现,谁还在固守着“爱书人的天堂”?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之于独立书店 , 主理人的审美品味往往外化为书店的选品风格和装修风格 。普通读者的名字来自于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书 , 设计定位于“大学生图书馆+20世纪初工业博览会展馆意向 , 不要Muji风、极简性冷淡风、工业风” 。主理人韩钊原本并不是书店从业者 , 海外读博后进入一家创业公司 , 他的合伙人在伦敦看到女性主题书店 , 问他能不能做类似的 , 最终定位于综合性的人文艺术书店 , 但保留了女性主题展示区 , 陈列着邱妙津、林奕含 。
准一线城市可能文化环境弱于北上 , 但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和爆发潜力 。2022年亚运会 , 同样有可能为杭州商业地产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作为“用爱发电”的慢生意 , 不同于快速变现的流量经济 , 书店时常需要持续投入 , 且并不能直接产生商业效益 。比如“上新量远大于服装店”“展陈随时调整” , 每半月行业新书大概有10000多种 , 需要从中挑出100多种 。开业一年 , 没有亏本 。“先基本上保持一家理想中的‘好的书店’的样子 , 至于怎么成为赚钱的书店 , 慢慢来 。”
考虑到体量 , 他认为“别的业态其实是不成立的 , 文化活动和咖啡是一直在做的 , 我们直接没做文创了 , 我们这种小店进货缺乏议价权 , 不排斥调性合适的设计师品牌的代销快闪店 。”
据悉 , 普通读者未来的一年将主要致力于即将上线的付费会员制 , 基础优惠政策是399送10杯咖啡+纪念文创(马克杯或手帐) , 图书69折 , 并上线配套的社群运营、面向会员的内容产品;另一块是地产、企业和政府单位等大客户的图书空间打造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