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行业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型私募行业

可以预见的是 , 2022年的到来也会伴随着一批基金经理离开公募 , 去私募创业 。
其实公转私这个话题并不新鲜了 , 从公募输送出去的私募基金之多 , 几乎撑起了百亿级私募的半壁江山 。公募基金经理离职 , 以前大都是因为激励问题 , 这两年公募的激励做得很足 , 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 , 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 , 升到高管层里怕跑了 。
但真要留下能人异士 , 还是难 。因为能做基金经理的人 , 通常极富主见 , 这是投资这份职业自带的要求和训练 , 让这帮人满足于打一辈子工 , 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
更何况中国基金经理这个群体 , 大多是过关斩将赢麻了的人生 , 考大学、找工作、卖方转买方、研究转投资 , 竞争难度是越来越高 。一路赢下来 , 当上了基金经理 , 还要在每年一次小排名、每三年一次大排名里 , 多赢几次 。能笑到最后的 , 要么天赋异禀 , 要么勤奋超群 , 大概率是兼而有之 。
到了一定年纪 , 财务自由了 , 名声在外了 , 只用待遇、股权画大饼 , 边际吸引力自然也下来了 。这群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走到了马斯洛需求金字塔尖的人 , 一旦开始追求极致的理念、话语权和自我实现 , 做私募是再自然不过的归宿了 。

中国私募行业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型私募行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马斯洛需求层次
不过 , 就算同样是通过做私募追求自我实现 , 也有不同的路径 , 从入门级到地狱级 , 生态丰富的私募行业也给了不同性格、不同追求的公募明星 , 呈现出了不同的选项 。
01入门级:打不过就加入
私募行业这十几年大发展的一个重要佐证 , 就是给很多心向往之的公募基金经理 , 提供了一条“打不过就加入”的模式 。
所谓打不过 , 主要不是投资能力打不过 , 而是基金经理出来做私募会遇到的一个共性问题——除了投资是长板 , 其他都是短板 。做投资机构说起来简单 , 只要投资做好了 , 其他问题迎刃而解 。但突然之间抽走了公募里充沛的研究资源、销售资源和一大堆中后台人员 , 既要管钱 , 又要管公司 , 非投研事物分散的精力之多 , 足够毁掉一条净值曲线了 。
直接拎包入住一家平台型私募 , 是面对这些麻烦最实用主义的解决方案 。
也难怪董承非离任公告发布后 , 网友们火速翻出了他和王晓明、杜昌勇这帮老同志的合影 。毕竟王晓明的兴聚和杜昌勇的睿郡合并后 , 已经是超过百亿管理规模的头部私募 , 中后台和渠道都是现成的资源 , 连办公地址都和兴全一样在浦东嘉里城 , 不过是挪张凳子、换台电梯的差别罢了 。

中国私募行业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型私募行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是:董承非、傅鹏博、杨东、杜昌勇、王晓明
不过 , 当下国内私募圈 , 最典型的平台选项还是高毅资产 。邱国鹭早在美国工作时就有创办平台型私募的想法 , 2015年高毅在国内成立 , 是中国私募行业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型私募 , 网罗了包括邓晓峰、冯柳、卓利伟、孙庆瑞、吴任昊、韩海峰等多位基金经理 。
加入这种平台型私募的好处 , 与其说是不同的基金经理汇聚在一起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 倒不如说是共享了销售、运营、品牌等基础设施资源 , 而让这些基金经理们能够更专注地实践自己的投资理念、培养自己的投研团队、做好自己的净值曲线 。
被许多基金研究者称为“中国主观投资第一人”的邓晓峰 , 在离开博时基金加入高毅的六年里 , 管理规模不降反升 , 逐渐积累到大几百亿 , 并依然保持着出色的业绩 。这既是邓晓峰自身投资能力的兑现 , 也侧面说明了这种平台型私募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的保护与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