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教授傅晓岚:“学术妈妈”的A面和B面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
五年前 , 牛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的傅晓岚教授接待了一位来自中国某知名通信企业的高管 , 他向傅晓岚表示 , 这家企业有很多新技术需要转让 , 也瞄准了一些新技术想要投资;可现有的技术估值工具却都有重大缺陷:技术发明人担心转让低了 , 投资人想要压价 , 这种由于认知不对称造成的技术交易瓶颈如何打破呢?
傅晓岚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研究空白 , 最终她以这家公司、专利和技术层面的大数据为基础 , 开发了一个(通信行业的)技术估值的理论模型 。这项研究也在2021年8月获得了德国跨界创新基金会(Falling Walls Foundation)发起的国际跨界创新科学突破大奖 , 她的贡献被赞誉——“推倒了技术估值的壁垒 , 解决了技术转移的瓶颈” 。不久前 , 牛津大学也成立了一家社会企业来推广这项工具 , 在商用的同时帮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小中小企业做技术估值 。
傅晓岚是牛津大学社会科学领域首位华人终身教授 , 她一直致力于研究那些来自底层的实践创新 , 她也经常受邀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发表演讲 , 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赋权出谋划策 。从36岁博士毕业至今的近二十年来 , 傅晓岚在CUP、OUP等顶级学术出版社等发表专著和编著9部 , 在《管理研究》等一流期刊发表论文近80篇 , 傅晓岚在2021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
在对傅晓岚的采访中 , 澎湃新闻追问了她非常多的关于家庭和育儿的问题 , 我们好奇的是她如何在人生的B面(家庭)和A面(社会)之间穿梭?妻子身份、母亲身份和她的职业的关系?长期以来 , 询问职场女性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问题似乎已是一个媒体禁忌了 , 我们希望以不冒犯个人的方式打破这个禁忌 , 目的是探讨这个关乎所有女性事业发展和公共生活的问题 , 希望对那些有志于进入学界的女性有一些启发 。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将与傅晓岚的对话编写成了自述形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傅晓岚 受访人供图
从职场妈妈到学术妈妈 , “母职”推动下的转行
我是在1990年代末到英国攻读博士的 , 当时整个氛围都在强调经济增长 , 我博士毕业先是进入剑桥商学院 , 后来进入牛津的国际发展系 , 很多圈外人以为我学经济出身的人每天都是穿西装和富人打交道 , 没想到我研究的却是弱势群体 , 包括底层、女性群体等等 , 这三十年来 , 我确实经历了学术方向的转变 , 我想这个转变是离不开我的少数族裔移民和女性的身份的塑造的 , 正如我们“发展”领域 , 确实是女性更多的 , 女性也被认为天然地就更关心弱者 , 更具有人文关怀 。
得知你们把采访重点定在我的女性身份和学术的勾连方面 , 我很愿意谈一谈 。不久之前我完成了一篇文章《短视频技术和金字塔底层的创业》 , 研究的是五年前的快手 , 我用案例研究结合定量的方法看这种短视频技术是怎样帮助到那些在底层的弱势群体的 , 我特别关注这些APP对于女性的帮助 , 一方面女性的使用率比男性少 , 这可能是由于她们同时要承担母职等工作 , 可是即便如此 , 我们也能发现 , 这样的APP对于女性的“轻资产创业”特别有帮助 , 比如有些全职妈妈做直播带货 , 可能只是售卖一些跟孩子相关的服装、绘本等等 , 也实现了女性的自我赋能 。你也可以想象 , 疫情期间 , 如果大量的宝妈能在带孩子的间隔里去做视频分享 , 可能是一个非常小的切入点 , 但是确实会让他们的生活有一些改变 。是需要先生去供养 , 还是自己有经济收入 , 对于这些女性来说 , 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
- “武大学生造”!我国首颗微纳卫星下月发射
- 致敬!师者——李华天教授
- 清华大学发布元宇宙报告2.0,Soul App被认为是最接近元宇宙定义的手机应用
- 香港城大王钻开教授、吉大于吉红院士等联手《Nature》:突破266年物理效应,实现1000℃超浸润和高效液冷降温
- 西华大学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 助力文物保护研究
- 祝贺!5位清华人当选!
- 集成电路中试线搬进临港的大学校园!南麟捐资百万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 刘少伟教授:矿用树脂锚固剂固胶比与锚固性能关系
- 南京邮电大学举行“邮二代牵手中兴5G”主题研学活动
- 美国密歇根大学科学家发现一种酶,快速减少小鼠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