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案例深度解析,酱酒的实战策略与打法

本文转自:蓝鲸财经
文|云酒头条
酱酒已然成为近年来最热的酒水细分品类 , 大量资本相继涌入 , 茅台镇乃至仁怀酱酒产区持续升温 。
在头部茅台酒的势能引领下 , 酱酒品牌阵营呈百花齐放之势 。2021年成都春糖 , 酱酒俨然成为商业追捧的C位;但时隔半年 , 天津秋糖却又传出声音 , 直言酱酒市场“遇冷” 。
为何在同一年内 , 两次糖酒会的酱酒行业反馈出现显著差异(在排除会议地点的因素外)?诸多企业与资本都提出了疑问:酱酒是否开始由“热”转“冷” , 是否出现了瓶颈期?
酱酒是否“遇冷”?
酒水细分品类的周期性演变 , 在酱酒热的“升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量商业与资本的涌入 , 极大缩短了品类周期替换的时间 。
酱酒品类是否已经进入调整期?
和君咨询认为 , 当下酱酒品类发展正处于“优化与分化”的上升期 , 部分存在投机性、贸易性的酱酒品牌将在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中淘汰掉 。
1、信息不对称促使商业汇流 , 理性构建区域化突破 。
近年来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停滞 , 让商业端缺乏信心 。而在茅台等头部品牌的引领下 , 高价值、高资本属性的酱酒品类进入了资本的视野 。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 , 早在2016年 , 便已有抢抓先机的商业与资本入驻茅台镇 , 进行品牌合作、酒厂收购、出资建厂并收割第一波红利 。而伴随着2019年酱酒品类的大量露出和商业利益的驱动 , 大量的业内外商业与资本开始大举涌入茅台镇 , 从早期的“茅台热”演变成了当下的“酱酒热” 。
资本追求利益的盲目性造成了投机行为的出现 , 仿佛拥有一款酱酒产品就能快速收割市场红利 。然而 , 大量的跨界企业在拿到酱酒产品后便匆匆导入市场 , 却出现了实际与预期的极大偏差 。经过市场试炼 , 部分区域的酱酒产品已形成库存积压 , 变成商业累赘 。
狂热之后往往都会归于理性 , 而那些具有品牌支持、团队支持和运作思路的酱酒品牌正在逐步实现区域化发展 , 完成省级优势市场或者地域级优势市场的建设与巩固 , 一如习酒、国台、金沙、珍酒、安酒的市场增长 。
2、消费升级、口感培育需要周期 , 导致了酱酒的动销滞后 。
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持续向好 , 国民消费水平持续提升 。从酒水行业来看 , 在呈现价位上移趋势的同时 , 消费集中区域还是在中高端与中低端 。
虽然次高端与高端逐年增长 , 但是除茅、五以外 , 其他品牌基数相对偏小 , 而酱酒品牌前期增长 , 主要来源于次高端价位 。虽然头部消费者在逐步向次高端以上价位过渡 , 但受经济与消费预期的影响 , 仍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对标全国化名酒(非酱)和品牌消费的理性选择下 , 相对高价的非品牌化酱酒 ,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销滞后 。
近年来 , 消费者饮用口感逐渐从绵柔型向绵厚型转变 , 饮用口感的变化让具有绵厚酒体的酱香型白酒迎来消费者选择的机会 。但当下浓香仍占据主流消费地位 , 并受消费者饮用惯性的影响 , 酱香口感培育的传导需要一定的周期 。目前酱香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于渠道端 , 尤其以团购渠道为主 , 大流通的覆盖面还没有完全体现 。如何加速提升更多消费者的认知来认可酱香 , 如何加速提升消费者对酱酒更高的接受度与饮用频率 , 是提升动销效率的关键 。
3、酱酒品类热开始向品牌热、价位段热做迁移 。
“酱酒热”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下对产能、工艺、高利益的推崇与刺激 , 吸引众多商业与资本的高度关注 , 呈现出一种商业追捧的现象 。但是随着近两年酱酒市场的发展 , 产业信息逐渐透明 , 仅单纯依靠产品输出就能赢得市场的局面将越来越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