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站对我的吸引力这么大?( 二 )


综上 , 算法在「刷手机」这个行为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 通过不断猜测、学习我们的兴趣 , 尽可能地攫取我们的注意力 , 让我们更久地停留在App内 。我无法移开视线
经常刷娱乐App的朋友应该有这样的经历:
明明是美食教学视频 , 「美食」是有了 , 「教学」成了锦上添花 。菜谱一闪而过 , 短短几秒根本记不住 , 只能反复看几遍;耗时长、上手难的步骤统统跳过 , 成品很美好 , 自己做却是另外一回事……
美女帅哥的pose变得太快 , 来不及仔细端详就闪到下一个片段 , 丝滑的转场、炫目的灯光、穿插其中的抓拍目不暇接 , 于是忍不住看一遍、再看一遍……
问题的根源在于 , 短视频为了提高播放量 , 不得不将大量的信息压缩在过短的时间里 , 留给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时间少于必需的时间;同时 , 短视频的内容更加简单直接 , 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 。具体特征有:
平台不鼓励观众暂停短视频 , 关键画面通常时常更短 , 吸引观众重复观看;
多用方言、口癖等增加视频趣味性;
长句子少 , 简单句多 , 更容易理解;
语速快 , 有冲击力 。
为了更好地量化这种感觉 , 我想用「信息密度」来描述一个视频内容包含的信息量:
信息密度=准备这个内容的时间/消费这个内容需要的时间
短视频的前期准备时间和长视频相比可能略少、甚至不相上下 , 但极短的消费时间意味着观众要调用更多认知资源处理这些信息 , 专注程度随之升高 。
大脑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发动机 , 无时无刻渴望新的刺激 。认知成本的提高 , 给大脑一种处于「工作状态」的快感 , 而这种状态又不像阅读或学习时那样需要那么高的专注程度 。大脑此时的状态 , 就像骑车下坡一样轻松简单 , 于是我们能看一个小时的短视频却不感到疲惫 。
关于「看短视频时的认知成本」和「阅读学习时的认知成本」的区别 , 感受较为明显的是对理解和记忆模块调用的耗能大小不同 。我经常有这种体会:读一小时书 , 我可以简要地复述这本书的框架和内容;但看一小时的视频 , 回忆的过程就相对艰难 , 即使逻辑清晰的长视频也是如此 , 更别说彼此之间毫无关联的短视频了 。
综上 , 除了推荐算法时刻觊觎着我们的注意力 , 内容创作者们也希望用户在他们的作品上驻足更多时间 。这并没有错 , 但这对我们真的有益吗?刺激的本质:多巴胺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忙到没有时间休息时 , 你根本不会想刷手机;只有当你闲下来喘息的时候 , 才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看两眼 。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学习或工作时的心流状态下更不容易被分心;处理得心应手的工作时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背后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此时被眼前的工作占据着 , 它拼尽全力地调用着和工作相关的神经元 , 而忽视了能够让你分心的其他事情 。
这是由大脑的特点决定的 。大脑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 总是需要思考些什么 , 即使睡觉时也不例外 。工作或学习时 , 任务和挑战不断涌来 , 大脑游走其中 , 逐一处理 。特别地 , 当面临富有挑战的工作 , 亦或是进入了心流状态时 , 大脑处于持续兴奋状态 , 不需要娱乐活动的刺激也能玩得很嗨 。
【为什么b站对我的吸引力这么大?】但当刺激不足时 , 大脑就会驱使你找寻其他新鲜的刺激来「喂饱」它 。最简单的刺激物是什么呢?对日常习惯刷B站的同学来说 , 一定是下意识地打开B站 , 看看主页有没有新视频可看 。看完刷一刷 , 又有一个 , 如此循环往复 , 不知不觉地刷了1个小时 。偶尔意识到:「玩了这么久了 , 干活去吧?」时 , 还会用诸如「再看五分钟」这样的借口 , 让自己多玩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