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透明”饿了么:是否还能逆风翻盘?

进入2022年 , 互联网的裁员风波仍未退散 。
前段时间 , 有传闻称 , 阿里本地生活也“即将开启一轮大幅裁员 , 裁员涉及饿了么口碑几乎所有业务线” 。虽然饿了么官方很快作出回应 , 称“消息不实 , 我们没有所谓裁员计划 。”但市场上对饿了么的担忧 , 并没有随着辟谣就烟消云散 。
在互联网的上半场中 , 人们好像一直在等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 , 来定夺谁才是外卖领域的“一把手” 。但是这场争夺战似乎来的悄无声息 。现如今 , 饿了么只是阿里手下的一个能将 , 而美团却早已自立山头 , 自成一派 。
饿了么和美团之间的差距日渐扩大 , 已然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 , 差距 , 是从哪里开始的?
双雄逐鹿:“攻城略地”之战
如今的饿了么 , 似乎少了一些“野性” , 最明显的是 , 在一些商业策略上 , 饿了么总是慢了美团半拍 。比如 , 3月1日 , 美团刚宣布 , 今年将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商家实行佣金减半的优惠 , 3月2日 , 饿了么就宣布 , 将首批投放2000万现金 , 对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商家实现佣金减免 。
类似这样一前一后的战略布局 , 还有很多 。而两者的关系如今也变得微妙 , 饿了么和美团都在默契地回避冲突 。
但在过去 , 饿了么才是主动出击并占有优势的那一方 。当时 , 张旭豪带领一帮大学生创业成立了饿了么 , 因为正式成立时间早 , 发展速度快 , 成功地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
但在2013年 , 体量最小的饿了么员工不过300人 , 稀疏进行了三轮融资后 , 估值只有1亿美元上下 。而同一时期 , 美团外卖成立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美团当做头号敌人 。”饿了么的合伙人曾在接受 , 媒体采访时表示 。
的确 , 在美团进入外卖领域后 , 饿了么迎来了一场最漫长的战役 。
2014年夏天 , 经过半年的学习适应期 , 美团宣布招募1000人 , 培训一个月 , 迅速铺向100个城市 。而已经6岁的饿了么 , 开城仅12个 。可以说 , 当时的饿了么对比资金充沛、商业经验丰富、并十分擅长挖人的美团来说 , 着实有些“打不起” 。
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这时 , 饿了么拿到了一笔来自大众点评的8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在大众点评的点拨下 , 饿了么于8月底制定“下沉计划” , 向全国200个城市紧急扩张 。那是两方打得最激烈的一年 。
2015年 , 在资本介入外卖市场后 , 饿了么开始显得被动了 。在此之前 , 阿里巴巴主要投资美团 , 腾讯主要投资大众点评 。但突然之间 , 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 , 美团点评入局腾讯系 , 阿里巴巴不得不退出美团 , 开始投资饿了么 。
与此同时 , 百度也下场外卖市场 , 并于2014年年末成功占据接近10%的市场份额 。自此 , 在资本支持、烧钱模式下的外卖市场呈现出饿了么、美团和百度外卖三足鼎立之势 , 据统计三家平台市场份额占比为86.5% 。
2017年8月 , 饿了么正式宣布收购百度外卖 , 中国外卖市场进入“2+N“的局面 , 饿了么和美团两者共占据外卖市场份额超过90% 。这场因资本介入带来的混战后 , 外卖市场终于形成了美团点评和饿了么两大独角兽抗衡的局面 。
和现在不同的是 , 比起美团 , 外界当时普遍认为饿了么背靠大树好乘凉 , 可能会更占优势 。但商业场上就是这样 , 第一个吃螃蟹的往往并不一定能守住市场 。
“小透明”饿了么:是否还能逆风翻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饿了么官微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 , 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就被美团反超 。到了2020年的7月份 , 饿了么市场份额甚至跌破三成 。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 ,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 , 美团外卖占比已达67.3% , 饿了么则进一步下跌至26.9% 。就连饿了么起家的大本营上海 , 其市场份额自2020年9月以来 , 已不到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