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碳中和”战略( 三 )


腾讯的“碳中和”战略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腾讯的碳排放数据图
其实算下来 , 用电是我们最大的排放来源 , 大概占了65% , 腾讯并没有占比很大的硬件业务 , 所以我们在目标层面设定得比较严格 , 其实对标国外的大型科技企业的最近实践——包括谷歌、微软等等 , 他们都是至少在2030年前实现全供应链的碳中和 , 有些企业甚至已经实现了100%的绿电 。
等到2030年 , 我们期望在国内、至少在科技领域或者绿电领域 , 能够追上全球的最佳实践 。
36氪:如果从实现步骤来看 , 腾讯现阶段会如何把握侧重点?先做哪些 , 再做哪些?
许浩:第一是优先节能 , 因为节能最直接产生影响 。
我们实现碳中和的主体还是数据中心 , 其中的耗电和相关建筑的排放是最大的 。提供同样一个单位的算力 , 我们会看数据中心最关键的一个指标“PUE”(总的电量除以用于计算的电量) , 看能不能把能效的水平提上去 。
除了数据中心 , 还有腾讯自有的楼宇 , 从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里 , 把排放减下来 。我们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部门也下设了一个绿色能源小组 , 专门做这个事情 。
不过降低排放是有上限的 , 比如在现在的水平上提高15% , 就可能增长会变得缓慢 , 所以第二是用绿电 , 代替现有的电力来源 。
最后是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 , 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可作为一种资产用于交易) , 这个主要会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 , 来覆盖暂时没法减碳的部分 , 比如建设楼宇用到的材料 , 等等 。
所以 , 我们是先节能 , 尽量用绿电 , 实在不行了再用碳汇 。
36氪:碳汇交易其实比较直观 , 我们先说前面两块 , 一个是节能 , 一个是绿电 。这两块腾讯有什么样的积累?或者整合了什么行业资源?
许浩:先说能效层面 。我们的主要碳排放来源是电力 , 比如数据中心;还有一大块是建筑能效层面 , 这些我们都有积累 。
建筑方面 , 比如北京总部大楼和深圳滨海大厦 , 这是腾讯两个单体最大的建筑 。我们用了自研的“微瓴”数字化解决方案 , 在建筑内可以检测这个地方有没有人、环境温度 , 分区进行控制和节电 。
过去一年里 , 我们在一些数据中心的屋顶上安装了分布式光伏 , 计划未来所有自建数据中心都会装上光伏 , 整体规模应该有80兆瓦左右 。
另外 , 我们也在探索以后的一些方式 , 比如数据中心楼顶装光伏后 , 配备动力电池做储能 , 加在一起可能就是小的分布式电网 。
我们TEG(技术工程事业群)的同事过去也在做计算资源动态调配之类的工作 , 来实现节能减排 。如果以后在用电高峰期 , 能把自身负荷降下来 , 这是否能与大的区域电网进行交互 , 帮助他们调峰?这是个双赢的事情 , 但技术也比较复杂 。
36氪:绿电方面 , 腾讯投入有多少?
许浩:今年在广东省签了5亿度绿电采购的协议 , 预期能够覆盖腾讯的数据中心2022年在广东省用电量的一半左右 。
绿电市场还是很早期 , 并且国内外情况非常不一样 。比如谷歌已经实现100%绿电了 , 他们的方式比较简单 , 找到一个可再生能源的能源供应商 , 在电网上签长期协议就完成了 。
国内是刚刚起步 , 只能在有试点的城市进行交易 , 广东省就是中国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最早的一个省份 。以后 , 我们一方面会去有试点的城市进行采购 , 另外也在看是否能做一些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 , 和一些大的电力公司合作 , 共建项目 , 这些都在探索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