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企业如何发展?( 四 )


在新的“×”法中 , 小米仍以智能手机为核心 , 继续发力AIoT形成硬件生态 , 凭借多样的硬件设备和海量的用户基础 , 实现进一步的数据沉淀和生态链发展 。再反过来反哺智能手机与AIoT业务的良性循环 , 好在未来万物互联时代占得先机 。
过去几年 , 小米的“竹林效应”在海外复制是成功的 , 也托起了小米新的增长高潮 。但长远来看 , 国际形势、疫情影响甚至是汇率的细微波动都可能影响到小米的业绩 。毕竟雷军早就说小米的硬件利润率不会高于5% 。
3、总结
通过投资与合作的形式 , 小米培育了一片自己的“竹林” 。
按照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的总结 , 生态链企业享受了小米的四大红利 , 即品牌红利、用户红利、渠道红利和海外红利 , 因此能用两三年时间迅速成长为一家营收十几亿元的公司 。
但随着竹子越来越多 , 市场上的“空白地”就越来越少 。比如在小米有品商城 , 单“扫地/扫拖机器人”这一个品类就有5家不同供应商 , 包括杉川机器人、追觅科技、石头科技、云米科技以及银星智能 。
如何平衡他们之间的竞争关系 , 避免内耗和内卷 , 可能会是小米未来的一个重要工作 , 毕竟为了利益闹得兄弟反目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且这件事处理不好 , “去小米化”可能将成为一种常态 , 小米此前数年的苦心经营也将被打乱 。
小米及生态链企业出海之所以成功 , 是因为它们发挥了产品、营销和服务方面的优势 , 因地制宜;并且能够结合目标国的政策或者消费特征做出适当的调整 , 甚至是定制化的生产商品 。
但是 , 既然选择上船“出海” , 就要学会面对风浪 , 海上从来都是瞬息万变 , 从艳阳高照到狂风暴雨也许只在一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