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厂商降维竞争, L2 前装量产未必是救命稻草

“现阶段做Robotaxi的公司都得完蛋 。”
这是去年4月时任华为智能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所下的定论 。彼时这一观点引起了一阵关于Robotaxi以及布局L4自动驾驶商业化前景的讨论 。
近两年来 , 随着Momenta、轻舟智能、文远知行等等曾专注于L4自动驾驶的公司开始做L2级别的前装量产 , L4自动驾驶的商业化问题再次受到质疑 。
L4向下降维 , 是否说明L4商业化难题已难以解决?走L2前装量产路线又能否突破瓶颈?
“自动驾驶理想与难以商业化”的现实矛盾
自动驾驶汽车一直呈现出两条发展路径——一是以Waymo为代表的跨越式全自动驾驶路线 , 即一步到位制造达到L4或L5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另一种则是渐进式路线 , 从L2级的辅助驾驶量产开始向L3、L4、L5的无人驾驶等级逐步升级 , 特斯拉、蔚小理等都是这一方向 。
尽管两条路线殊途同归 ,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 , 不同的实现路径已将场内玩家进行分流 , L4自动驾驶重技术实现 , L2辅助驾驶重量产应用 。
自动驾驶厂商降维竞争, L2 前装量产未必是救命稻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纵观L4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历程 , 在经历了2015年技术热潮带来的融资热、2017-2018年的估值泡沫期、2019年的行业冷静期后 , 终于在2020年下半年再次重获资本青睐 。
彼时 , 自动驾驶找到了商业化落地路径 , 即通过Robotaxi成为出行运营商 。资本再次涌入 , 融资消息频现 , 在2021年达到了高潮 。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融资事项共计105次 , 合计融资金额达575亿元 。
据钛媒体APP统计 , 2020年6月至今 , 仅是文远知行一家就获得了6次融资 , 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小马智行、元戎启行的4次与3次融资 。在融资热潮下 , Momenta也在时隔三年之后于2021年获得了两次融资 。
在资本再次为自动驾驶狂热期间 , 百度、小马智行、AutoX、文远知行等部署自动驾驶的厂商陆续开放Robotaxi约车服务 , 2021年也被称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 。
尽管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在部分地区试点开放Robotaxi约车服务 , 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 , 要实现规模化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 , 变现周期也非常漫长——也就是说 ,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 自动驾驶难以实现造血能力 , 仍需依赖外界输血 。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 , 目前融资大环境处于低迷状态 , 资本进场愈加谨慎 , 再加上大部分自动驾驶玩家已达到估值水平 , 要再拿到融资具备更大的挑战性 。
“自动驾驶公司融资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它的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 短期内要真正批量落地运营 , 形成正向的现金流和产生盈利非常难 。”一位关注自动驾驶的业内投资人向钛媒体APP表示 。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 , 对L4自动驾驶厂商而言 , 面对资本谨慎 , 外援不足的现实状况 , 亟需另谋生路 , 找到一条能够短期变现的道路——在此背景下 , L4降维进入L2前装量产成为趋势 。
在Momenta、轻舟智航走L2前装量产路线后 , 文远知行在5月25日也官宣与Tier1厂商博世进行战略合作 , 布局L2至L3级别自动驾驶应用 。
自动驾驶厂商降维竞争, L2 前装量产未必是救命稻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远知行与博世的合作被视为降维竞争的开始(图片来源:文远知行)
一方面 , L4自动驾驶公司能够利用L2前装量产快速变现 , 获得营收;另一方面 , 规模化量产的车辆能在现实场景中获得大量数据以反哺技术 , 提升自动驾驶能力以及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