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提速下,核心依旧要回归产品本质

商业化提速下,核心依旧要回归产品本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012年的春天 , 张一鸣在知春路的锦秋家园租下了一个民宅作为创业起家的地方 。三个卧室成为了研发、财务和设计部门的办公室 , 会议室也只有五平米 。但对只有三十人的团队 , 这个地方也足够了 。
那一年 , 腾讯的市值已经有588亿美元 , 阿里巴巴宣布耗资190亿港元进行私有化 , 这时候张一鸣的团队还在开年会时为出租屋的电压撑不住8个海底捞的锅而发愁 。
短短十年 , 在不断跳动下 , 字节北京的办公室搬到了同在知春路上的中航广场 , 此时的团队已经拥有了11万员工 , 办公室遍布全球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企业的逐渐壮大对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字节跳动先后使用过Skype、钉钉在内的一系列办公协同工具 , 但未能满足需求 。于是在2017年 , 着手自研推出了Lark(飞书前身) , 使用者也从内部效率工程团队逐渐扩大到整个字节 。
商业化提速下,核心依旧要回归产品本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内部得到充分验证后 , 产品工具商业化就成了必经之路 。2019年 , 两岁的飞书正式推向市场 , 担起了拓展ToB业务的责任 。
但当跨进商业化的那道门 , 意味着飞书将要接受的是整个市场的检验 。
正如彼时的工具无法适应字节文化 , 带有浓厚字节基因的飞书又如何在错综复杂的ToB市场获得突破 , 毕竟B端的客户并非都拥有像字节一样的互联网基因 。
尽管飞书已俘获了新能源“蔚小理”和元气森林、文和友等一众客户 , 但相比早先发车的钉钉和背靠微信的企微 , 飞书距离二者的月活跃用户人数仍有较大差距 。
这和飞书用ToC的打法去做ToB市场的矛盾性不无关系 。商业化提速下 , 核心依旧要回归产品本质 。先谈满足客户需求 , 再提挣钱盈利 。但根本矛盾点若得不到解决 , 飞书便似如鲠在喉 。
5月25日 , 飞书People正式发布 。2020年3月 , 飞书曾和HRSaaS平台Moka搭建战略合作 , 随后却转而选择自研 , 可见People对飞书的重要性 , 不仅仅是作为招聘模块那么简单 , 更是期望其成为ToB业务的入口 。但生于飞书 , People恐怕也难解决基因上的非普适性 。
后发者困境
和钉钉、企业微信不同的是 , 飞书向来不喜欢提及月活等纸面数据 。
对此 , 飞书CEO谢欣的解释是 , 月活等数据更适合C端产品 。但究竟是真无所谓 , 还是有意藏拙 , 答案或许不重要 , 但数字上的差异则往往能反映出背后的问题 。
Questmobile4月最新数据显示 , 钉钉当月MAU为2.26亿 , 企业微信MAU为9530万 , 飞书MAU为619万 。尽管较之3月 , 飞书的增长率为三家中最高 , 但依旧有着不小的差距 。
值得肯定的是 , 飞书面向市场两年便超越华为WeLink , 爬到行业第三的位置 , 而小鹏和蔚来分别从钉钉、企业微信转向飞书 , 也证明了飞书的“协同”在竞争对手的“管理”和“链接”面前有其独特的优势 。
商业化提速下,核心依旧要回归产品本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Qustmobile丨制图:科技新知
由于客户结构不同 , 单看月活的绝对数值 , 三家的比较意义不大 。有业内人士向「科技新知」表示 , “ToB的产品 , 活跃率不是关键 , 付费转化率才是 。”
当前协同办公赛道商业化提速 , 不过起步时免费获客的手段 , 使得新玩家谈付费转化率还有些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