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引发信任危机 消费者究竟在愤怒些什么?天目新闻连线专家解读

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但凡在钟薛高面前多待一秒 , 都算我对小布丁的‘精神出轨’ 。”自称尝遍雪糕的杭州市民小宸没有被价格劝退 , 却因为质疑品质把一向标榜“优质”的钟薛高拉入了黑名单 。
【钟薛高引发信任危机 消费者究竟在愤怒些什么?天目新闻连线专家解读】一度被称为雪糕届的“爱马仕” , 现在却被称为雪糕届的“泥石流” 。这几天 , 钟薛高的日子有点不好过 。“31℃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钟薛高雪糕烧不化”等话题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 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
钟薛高引发信任危机 消费者究竟在愤怒些什么?天目新闻连线专家解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月6日 , 钟薛高冰淇淋事业部发文称:我们认为用烤雪糕、晒雪糕或者加热雪糕的方式 , 来评断雪糕品质的好坏并不科学 。在媒体的跟进采访中 , 专家表示 , 备受质疑的卡拉胶如果按照成分表适量添加并不违规 , “烧不化”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含量较高 。
但专家的解释并没有为消费者的态度带来太多的转变 。社交媒体上 , 网友纷纷效仿做起了实验和对照实验 , 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 “烧起来有塑料焦糊的臭味”等吐槽不绝于耳 。
消费者究竟在愤怒些什么?
天目新闻采访人员和多位食品产业及市场营销专家聊了聊 。不少从业人员表示 , 之所以掀起测评雪糕热潮 , 折射出的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对品牌方的信任危机 , 以及对“雪糕刺客”的积怨 。
“一方面是树大招风;另一方面还是产品不牢 , 地动山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营销管理系主任、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新媒体营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杜鹏告诉天目新闻采访人员 , 提起“雪糕刺客” , 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钟薛高 , 加之其长久以来脱离产品价值且并不被消费者认可的高溢价 , 一旦有机会自己验证“钟薛高值不值得”这个问题 , 大家的好奇心立刻就上来了 。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天目新闻采访人员分析 , 钟薛高整体产品以及食材的标准 , 跟它的售价落差比较大 , 这是引起热搜的重要原因 。也就是说 , 钟薛高存在低质高价嫌疑 , 让很多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在交智商税 , 这是最大的一个矛盾点 。
而这两天的热搜 , 也不是钟薛高第一次因“原料稀缺、产品高级”的设定“崩塌”而站在聚光灯下了 。
钟薛高此前数次使用高端原料成分作为卖点 。据悉 , 钟薛高在2019年就两次因虚假宣传被处罚 , 比如 , 宣传“不加一滴水、纯纯牛乳香” , 但该产品配料表中明确标注了饮用水成分;声称雪糕中采用的特级红提、日本薮北茶 , 也并不属实 。
相较于成分频频“翻车” , 钟薛高的确算得上是一名营销满分的选手 , 其在小红书、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运营推广颇多 。
此外 , 钟薛高还与三只松鼠、泸州老窖等品牌跨界联名出新品 , 持续炒热度 。加之其高昂的价格 , 也会让那些勇敢尝试的年轻人 , 买上一根来“尝尝咸淡” 。
“钟薛高是有故事的雪糕 , 其起点就是营销 , 甚至可以说就是靠营销火起来的 。”杜鹏回忆 , 2019年8月在上海的一场论坛 ,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在现场很直白地表示 , 钟薛高不是简单的雪糕 , 不是快消品 , 而是时尚品 , 是雪糕中的爱马仕 。“钟薛高的精准客群是90后和Z世代 , 这些人群的消费特点是:消费为人设、消费为社交、消费为自我、消费娱乐化 , 简言之就是消费情绪价值 。”
因此 , 钟薛高时尚品的定位 , 就自带话题、流量 , 需要高品质内容去博流量造话题 , 从而不断破圈出圈;产品的运营逻辑就是互联网思维 , 消费者或主动或被动为故事、网红、潮、情怀买单 。简言之就是品牌人格化、产品故事化、故事情感化、情感货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