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邮局喝一杯咖啡( 二 )


咖啡行业为何迎来众多跨界者?
快速增长的咖啡消费市场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近年来 , 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消费习惯逐渐形成并巩固 。以城镇中高收入群体为代表 , 消费意愿高、品牌黏性强的咖啡爱好者队伍不断壮大 。有机构发布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 , 并有望于2025年达到1万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估算 , 目前国内咖啡消费者规模已突破3亿人 。
从细分品类看 , 现制咖啡行业迎来发展热潮 。美团《报告》显示 , 2021年 , 中国现制咖啡市场规模达89.7亿元 , 美团外卖平台咖啡品类订单同比增长178.7% , 远超茶饮、中式糕点、螺蛳粉等品类 。同时 , 中国现制咖啡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 今年规模在300-500家的连锁品牌旗下门店数大幅增长 , 大中型连锁品牌发展迅速 。
众多企业进入咖啡赛道并非盲目跨界 。便捷、优惠、场景 , 被视为影响消费者到店率的三大因素 。而许多跨界者在便捷、场景等方面显然“赢在起跑线” 。
据了解 , 便捷的位置是多数消费者光顾线下咖啡店的首要考虑因素 。美团《报告》显示 , 在消费者选择到店自提的原因中 , “顺路自提”以79.57%居首位 。而加油站、邮局等跨界者在门店扩张、进军下沉市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其中 , 中国邮政坐拥近9000个揽投部、5.4万个营业支局所和42万个信息系统完善的邮乐购站点资源 , 网点遍布全国各地 。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便利店也拥有类似优势 , 网点数量大、密度高 , 便于对目标消费者引流 。推出咖啡业务时 , 这类企业所需要的租金、用工等边际成本也较低 , 在新赛道能做到进退自如 。
场景拓展方面 , 跨界者立足主营业务 , 构建更多“咖啡+”消费场景 。
近几年 , 中国咖啡消费场景在时间和空间上日益丰富多彩 , 其中“咖啡+早餐”崛起势头明显 。美团的数据表明 , 2021年咖啡早餐时段订单分布占比提升2.3个百分点 。在跨界者影响下 , “上班路上给车加油 , 顺便喝咖啡”“早上逛完菜市场 , 来一杯咖啡”等消费场景应运而生 。
易捷咖啡工作人员介绍 , 其营业高峰在早餐时段 , “附近有不少写字楼 , 很多上班族在通勤途中加油时 , 会顺便购买咖啡和早餐 。”天津狗不理旗下高乐雅咖啡“咖啡+包子”、浙江宁波菜场咖啡“咖啡+油条锅贴”等模式 , 也在当地消费者中获得不少好评 。
【走!去邮局喝一杯咖啡】老字号同仁堂开创了“咖啡+养生”消费场景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同仁堂“知嘛健康”咖啡店内 , 顾客小李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是第一次来该品牌咖啡店 , “养生咖啡这个概念很新颖 。店内环境也不错 , 传统药铺内饰 , 草药幽香别具一格 。陈皮、枸杞、罗汉果等中药搭配咖啡 , 味道出人意料地好 。”
深度渗入居民日常生活
众多知名企业进军咖啡业 , 折射出中国咖啡消费快速升级的新趋势 。
据了解 , 改革开放后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风靡一时的咖啡品类是速溶咖啡 , 并一度占据超95%的市场份额 。“速溶咖啡曾是大众眼中的高级货 , 民航客机、涉外酒店都会提供 。喝速溶咖啡属于高消费 , 黑罐的咖啡配上白罐的‘咖啡伴侣’ , 甚至有人喝完后舍不得扔罐子 。”“60后”王斌向采访人员回忆起青年时代购买速溶咖啡的经历 。
目前 , 速溶咖啡仍占据中国咖啡消费市场70%以上的份额 , 具有价格实惠、便于保存、冲饮快捷、在传统商超根基深厚等特点 。但从市场趋势看 , 速溶咖啡发展步伐已明显放慢 , 市场的增量主要来自现制咖啡 , 这也正是跨界企业集中踏入的领域 。2021年中国咖啡豆进口量达12.27万吨 , 同比增长约74% , 其中生豆进口总量10.6万吨 , 占总进口量约86% , 同比增长约87% 。咖啡进口贸易的便利化 , 为现制咖啡行业带来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