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路变得更“聪明易行”——访隼眼科技研发团队负责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让道路变得更“聪明易行”——访隼眼科技研发团队负责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隼眼科技研发团队负责人张慧近日受访 , 图为团队研发成果张慧 供图
采访人员 张素
雷达检测数据异常 , 自动上报交通事件“有车辆违法占用应急车道”……某地现场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弹出一则提醒 。工作人员赶忙调用视频监控设备一看 , 果然有车辆正在应急车道上 。
这件事让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隼眼科技研发团队负责人张慧记忆深刻 。“传统上 , 人们更相信视频监控 , 毕竟‘所见即所得’ 。而且以往用毫米波雷达进行检测的成功率并不高 。毫米波交通雷达最新的研发成果可以说颠覆了交通人对雷达的传统认知 。”近日 , 张慧在接受采访人员专访时说 。
如其所言 , 视频监控自身有着难以解决的“痛点” 。一方面是受到光线、气候等影响 , 视频监控无法实现“全天候” , 特别是在雨雾天气较多的地区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是传输方式为视频流内容 , 往往存储到硬盘里却没有真正形成结构化数据 , 无法在事件发生同时触发生成交通事件 。
“如果轮胎等抛洒物在路上长时间未被看到 , 极其危险 。”张慧举例说 , 去年4月4日凌晨发生在沈海高速盐城段四车相撞致11人死亡交通事故 , 也是货车轮胎脱落引发的二次事故 。惨剧背后 , 折射出视频监控固有“难点” 。
如何才能让道路变得更“聪明”、更“易行”?张慧与团队成员研制出“5H”毫米波交通雷达产品 。公开参数显示 , 该产品实现对乘用车定向探测距离超过1200米、双向探测距离超过2400米、探测精度优于0.07°、分辨率优于0.5°的性能 , 可与原有的视频监控设备相辅相成 。
“5H” , 分别指超距(Hyper Range)、超精(Hyper Precision)、超分(Hyper Resolution)、超智(Hyper Intelligence)、全息(Holographic Perception) 。“这5个H , 实际上对智慧交通中的毫米波雷达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 有了完整的阐述和要求 。”张慧说 。
例如 , 雷达在满足车道级精度下对车辆等目标的有效检测距离 , 高速公路一般需要大于500米 。高性能毫米波雷达不仅将实现高达1000米以上的定向探测距离 , 同时将实现对行人、轮胎等入侵物和抛洒物的远距离检测 。
他对此解释说 , 此前的毫米波雷达无法解决杆下盲区问题 , “5H”毫米波交通雷达产品凭借超距特性 , 在满足超远杆距部署条件下 , 仍能保证高速公路上任何位置有两个雷达的监测数据 , 可以有效消除和改善杆件下方盲区问题 。
此外 , 借助超距、超分、超智等特性 , 过去高速公路存在的前车遮挡后车、大车遮挡小车、标识牌遮挡等问题 , 通过毫米波雷达的双向覆盖也将得以解决 。
更为难得的是 , 这款看得清、看得远、看得准的高性能交通毫米波雷达是基于“国产芯”研制的 。张慧回忆说 , 尽管为此额外增加了研发难度 , 甚至有人怀疑是否必须这样做 , 但“我们始终认为走自主化、国产化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 我们也有义务自主研制出最好的产品” 。
今年7月 , 隼眼科技与四川数字交通正式联合发布上述产品 , 引起外界关注 。而在此之前 , 通过与蜀道集团、腾讯智慧交通等方面合作 , 他们已在成都第二绕城高速进行了智慧高速层面的大量探索 。
张慧介绍说 , 成都当地气候湿润、雾天较多 , 一年里至少50天至80天都不利于高速出行 。不过 , 基于隼眼科技“5H”毫米波交通雷达打造的实时数字孪生技术仍能做到“车道级导航” , 推送及时准确的交通引导服务 。该路段还实现了随时在虚拟世界模拟分析雾天路况 , 并可进行事故风险评估预案 。